分子生物学 第 2 章 第 6 节:DNA 的转座
#分子生物学 #转座 #遗传
- DNA 转座transposition:又称“移位”,是由可移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 在转座过程中,可移位因子常常留在原来位置上,在新位点上出现的是它的拷贝
2.6.1 转座子transposon,Tn
- 定义:存在于染色体 DNA 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一段 DNA 序列)
- 分类
- 插入序列insertional sequence,IS
- 复合型转座子composite transposon
① 插入序列
- IS 是最简单的转座子,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 DNA 的正常组成部分
- 常见的 IS 都是小 DNA 片段,约 1 kb,末端具有反向重复区,转座时往往复制宿主靶位点一小段(4-15 bp)DNA,形成位于 IS 两端的正向重复区
② 复合型转座子
- 复合型转座子是一类带有某些抗药性基因(或其他宿主基因)的转座子
- 复合型转座子两翼往往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的 IS,表明 IS 插入到某个功能基因两端时就可能产生复合型转座子
- 一旦形成复合型转座子,IS 就不能再单独移动,因为它们的功能被修饰了,只能作为复合体移动
- 大部分情况下,这些转座子的转座能力是由 IS 决定和调节的
- TnA 家族
- 没有 IS,体积庞大(5000 bp 以上)
- 带有三个基因:一个编码 β-内酰胺酶的基因,另两个是转座作用所必须的
- 所有 TnA 类转座子两翼都带有 38 bp 的反向重复序列
真核生物中的转座子
- 玉米细胞内的转座子(控制因子)
- 自主性因子autonomous element
- 具有自主剪切和转座功能
- 非自主性因子nonautonomous element
- 单独存在时稳定,不能转座,当基因组中存在与非自主性因子同家族的自主性因子时,才具备转座功能,成为与自主性因子相同的转座子
- 自主性因子autonomous element
2.6.2 转座作用的遗传学效应
- 转座引入插入突变
- 转座产生新的基因
- 转座产生染色体畸变
- 转座引起生物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