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话题 02:核酸
#生物化学 #DNA #RNA #碱基 #糖类 #结构 #功能 #理化性质
1 核酸的化学组成
1.1 基本单位
-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
- 五碳糖:
- DNA 中为脱氧核糖(2'-脱氧-D-核糖),缺少2'位的羟基。
- RNA 中为核糖(D-核糖),在2'位存在羟基。
- 含氮碱基:
- 嘌呤:包括腺嘌呤(A)和鸟嘌呤(G),双环结构。
- 嘧啶:包括胸腺嘧啶(T)、胞嘧啶(C)(仅存在于 DNA 中)和尿嘧啶(U)(仅存在于 RNA 中),单环结构。
- 磷酸基团:
- 一个或多个磷酸基团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在五碳糖的 5' 位。
- 五碳糖:
[!NOTE]
DNA 和 RNA 在五碳糖和碱基组成上的差异是它们功能差异的基础。DNA 的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使其更稳定,适合储存遗传信息;RNA 的核糖和尿嘧啶使其更灵活,适合参与蛋白质合成等动态过程。
1.2 核酸种类
- 种类(DNA&RNA)
- DNA(脱氧核糖核酸):
- 主要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 由双螺旋结构组成,稳定性高,适合长期信息储存。
- RNA(核糖核酸):
- 主要功能是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参与多种细胞功能。
- 通常为单链结构,但能够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
- 根据功能不同,RNA 可分为多种类型,如信使 RNA(mRNA)、转运 RNA(tRNA)、核糖体 RNA(rRNA)等。
- DNA(脱氧核糖核酸):
2 DNA的结构与功能
2.1 碱基组成规律
- DNA 由四种碱基组成: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 碱基互补配对:
- 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通过两个氢键配对。
- 鸟嘌呤(G)与胞嘧啶(C)通过三个氢键配对。
- 反向平行排列:两条 DNA 链以反向平行方式结合,确保碱基的互补配对。
2.2 一级结构
- 定义:DNA的一级结构是指其核苷酸序列的线性排列顺序。
- 特点:
- 确定了DNA的遗传信息。
- 不同生物体的DNA序列存在差异,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性。
2.3 二级结构(双螺旋)
- 两条多聚核苷酸链在空间上的走向呈反向平行;
- DNA 双螺旋结构的直径为 2.37 nm,螺距为 3.54 mm,10 个碱基对一螺旋;
- 碱基对的疏水作用力与氢键共同维系 DNA 双螺旋稳定
- 碱基堆积力纵向稳定(更为重要),氢键横向稳定
[!TIP]
碱基堆积力是维持 DNA 双螺旋结构纵向稳定的主要力量,而氢键则主要负责横向稳定。
2.4 高级结构(超螺旋)
- 超螺旋结构:在染色质中,DNA 通过绕环和折叠形成更复杂的高级结构,以适应细胞核的空间限制。
- 核小体:DNA 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上,形成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 染色体结构:多级紧密包装,使得长 DNA 分子能够高效地存储在有限的细胞核内。
2.5 DNA功能
-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基因:是编码 RNA 或多肽链的 DNA 片段,即 DNA 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 基因组:是指包含在该生物的 DNA(部分病毒除外)中的全部遗传物质,即一套染色体中的完整的核苷酸序列。
3 DNA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3.1 变性与复性
- 定义:
- 变性:DNA 双螺旋结构在高温或极端 pH 条件下解开成为单链的过程。
- 复性:变性后的 DN A单链在适当条件下(如降低温度)重新配对恢复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 Tm(熔解温度):DNA 双链解链一半时所需的温度,与 GC 含量正相关。
- 高色效应:在变性过程中,DNA 单链的紫外吸收值增加(260nm处)。
3.2 核酸杂交
- 定义:DNA 或 RNA 单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结构的过程。
- 应用:
-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利用核酸杂交扩增特定 DNA 片段。
- 分子探针:检测特定序列的 DNA 或 RNA。
3.3 紫外光吸收特征
- DNA 和 RNA 在 26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因碱基中的共轭双键。
- 应用:
- 凝胶电泳后染色检测核酸。
- 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浓度。
4 RNA结构与功能
4.1 mRNA
- 结构:单链 RNA,通常较长,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 功能:作为 DNA 遗传信息的传递者,将基因序列传递至核糖体进行翻译。
4.2 tRNA
- 结构:单链 RNA,折叠成三叶草状结构,含反密码子区。
- 功能:携带特定氨基酸至核糖体,与 mRNA 配对,参与蛋白质合成。
4.3 rRNA
- 结构:单链 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的核心结构。
- 功能: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催化肽键形成,促进蛋白质合成。
4.4 其它RNA
- 小分子RNA:
- 小核 RNA(snRNA):参与 hnRNA 剪接等过程。
- 小干扰 RNA(siRNA)和微小 RNA(miRNA):调控基因表达,介导RNA干扰机制。
- 核酶(Ribo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 RNA 分子,能够自身催化化学反应,包括肽酰转移酶。
- 其他功能性 RNA:
- 如长非编码 RNA(lncRNA),在基因调控、染色质重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