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 第 2 章 第 5 节:DNA 的突变与修复
#分子生物学 #基因突变
2.5.1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 系统识别新合成链种的错配并加以校正,DNA 子链中的错配几乎完全能被修正,充分反映了母链序列的重要性
- 原则:保存母链,修正子链
- 标记母链的方法:母链在复制时会被打上甲基化的标签,方便识别
2.5.2 切除修复
① 碱基切除修复base-excision repair
- 糖苷水解酶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苷酸上的 N-β 糖苷键,在 DNA 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 AP 位点
- AP 位点:DNA 链上去除碱基的位点
- DNA 分子中一旦产生了 AP 位点,AP 内切核酸酶就会把受损核苷酸的糖苷-磷酸键切开,并移去包括 AP 位点核苷酸在内的小片段 DNA,由 DNA 聚合酶Ⅰ合成新的片段,最终由 DNA 把两者连接成新的被修复的 DNA 链
② 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excision repair
- 当 DNA 链上相应位置的核苷酸发生损伤,导致两链之间无法形成氢键,则由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负责修复
2.5.3 同源重组修复和非同源末端连接
- 当 DNA 发生双链断裂时,可通过同源重组修复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 和非同源末端连接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 来进行修复
- 同源重组修复HR
- 又被称为:复制后修复
- 是一种高保真error-free修复方式
- 机体在对复制起始时尚未修复的 DNA 损伤部位可以先跳过,在子链中留下一个对应损伤序列的缺口。复制完成后,从同源 DNA 母链上将相应未损伤核苷酸序列片段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再用新合成的序列补上母链空缺
- 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
- 一种易错修复方式
[!NOTE] 个人的理解,NHEJ 是直接把断裂 DNA 双链中错误的、无法配对的核苷酸切除到只剩平末端,再连接在一起。只能算是勉强把 DNA 的断裂连上了,而没有修复错误的核苷酸信息,不能算真正的修复
2.5.4 DNA 的直接修复
- 直接修复是把损伤的碱基回复到原来状态的一种修复
- 如:DNA 光解酶photolyase
- 又如:甲基转移酶:防止形成 G-T 配对
2.5.5 跨损伤合成translesion synthesis,TLS
- 是一种易错修复
- 也被称为“跨缺刻复制”或“备份复制backup synthesis”
- 在 DNA 链复制过程中,当 DNA 聚合酶遇到未被修复的损伤而停顿时,复制机器必须越过损伤防止复制叉崩塌,机体必须启动 TLS 系统并忽略已存在的损伤
- TLS 在掺入核苷酸时不依赖于碱基配对
[!NOTE] TLS 即在遇到损伤时随便加一个核苷酸上去草草了事,不保证准确性,只保证复制能进行下去。课本评:“好死不如赖活着”
2.5.6 SOS 修复系统
- 是一种易错修复
- SOS 修复SOS repair系统是细胞 DNA 受到损伤或复制系统受到抑制的紧急情况下,细胞为求生存而产生的一种应急措施,允许新生的 DNA 链越过胸腺嘧啶二聚体继续复制,其代价是保真度的极大降低
- 意义
- DNA 修复
- 产生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