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话题 03 :植物组织的类型
#植物 #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
植物组织分类
- 分生组织 meristematic tissue
- 成熟组织 mature tissue
分生组织:种子植物中具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 成熟组织(永久组织):分生组织衍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分裂的能力,进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其他各种组织
成熟组织的分类
- 保护组织protective tissue
- 薄壁组织parenchyma
- 机械组织mechanical tissue
- 输导组织conducting tissue
- 分泌结构secretory structure
03.1 分生组织的类型
03.1.1 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分
1 顶端分生组织
- 位于茎与根主轴和侧枝的顶端
- 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可发育成生殖器官
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 细胞小而等径,具有薄壁
- 细胞核位于中央,占有较大的体积
- 原生质浓厚
- 细胞内通常缺少🔗 [[BOT A-1 植物的细胞#01.3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后含物]]
2 侧生分生组织
- 位于根和茎的侧方的周围部分,靠近器官的边缘
- 包括
- 形成层 cambium:使根和茎不断增粗,以适应植物营养面积的扩大
- 木栓形成层 cork cambium/phellogen:使长粗的根、茎表面或受伤的器官表面形成新的保护组织
[!CAUTION] 注意:侧生分生组织并不普遍存在
- 侧生分生组织主要存在于裸子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中
- 草本双子叶植物中的侧生分生组织活动微弱或根本不存在
- 单子叶植物中一般不存在
- 因此,草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茎没有明显的增粗生长
侧生分生组织形成层细胞的特点
- 大部分呈长梭形
- 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
- 细胞质不浓厚
- 分裂活动往往随季节变化,有周期性
3 居间分生组织
- 是夹在部分分化的组织区域间的分生组织
- 是顶端分生组织在某些器官中局部区域的保留
- 存在于许多单子叶植物中
[!TIP] 举例:居间分生组织在单子叶植物中的分布
居间分生组织细胞特点
- 细胞持续活动时间短,分裂一段时间后,所有细胞都完全转变成成熟组织
03.1.2 按来源的性质分
1 原分生组织 promeristem
- 直接由胚胎细胞保留下来的,一般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分裂能力
- 位于根端和茎端较前的部分
2 初生分生组织 primary meristem
- 在形态上已出现了最初的分化,但仍具很强的分裂能力
- 是一种边分裂,边分化的组织
3 次生分生组织 secondary meristem
- 脱分化的成熟组织细胞
03.2 保护组织
保护组织protective tissue: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
保护组织作用
- 减少水分蒸腾
- 控制植物于环境气体交换
- 防止病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
保护组织分类
- 表皮epidermis
- 周皮periderm
03.2.1 表皮
- 一般只有一层细胞
- 表皮细胞呈各种形状的板块状,排列十分紧密
- 表皮细胞是生活细胞1,一般不含叶绿体,但常有白色体或有色体
- 在细胞壁表面沉积了一层角质层,使表皮具有高度不透水性,有效减少水分蒸腾,防止病菌侵入,增加机械支持
- 一些植物(甘蔗、葡萄、苹果等)在角质层外还有一层蜡质的霜,其作用是使表面不易浸湿、防止病菌孢子在体表萌发
气生表皮
- 其上有许多气孔 stoma
- 气孔由两个特殊的保卫细胞 guard cell 组成
- 保卫细胞呈肾形或哑铃形,内含叶绿体,其形状的改变决定气孔的开闭,从而调节气体的出入和水分的蒸腾
[!CAUTION] 注意:保护组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表皮细胞一般无叶绿体,使光线可以透过,被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利用
- 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表皮毛
- 具有保护和防止水分丧失的作用
- 棉和木棉纤维皆属种皮上的表皮毛
- 有些植物具有分泌功能的表皮毛可以分泌芳香油、黏液、树脂、樟脑等物质
根的表皮
- 主要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有关,是一种吸收组织 absorptive tissue
[!NOTE]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根的表皮细胞的形态 根的表皮细胞具有薄的细胞壁和角质层,许多细胞的外壁向外延伸,形成细长的管状凸起——根毛root hair,从而大大地有利于根的吸收
03.2.2 周皮
周皮的结构
- 周皮是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有加粗生长的根和茎表面。由侧生分生组织中的木栓形成层形成
- 周皮可向外分化成木栓 phellem/cork,向内分化成栓内层 phelloderm
- 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侧(从外向内的顺序)合称“周皮”
周皮细胞的特点
- 木栓:多层细胞,细胞壁较厚且强烈栓化,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死亡解体,细胞腔内通常充满空气
- 栓内层:薄壁的生活细胞
[!NOTE] 概念:皮孔lenticelle 周皮某些限定部位,木栓形成层突破周皮,在树皮表面形成各种形状的小凸起,是为皮孔 皮孔是位于周皮内的生活细胞,属于通气组织
03.3 薄壁组织
- 其细胞具有薄的初生壁,是一类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具有较大可塑性,在部分时期能脱分化,具有较发达的细胞间隙(对于细胞的旺盛代谢是必需的)
- 是进行代谢活动的主要器官,占植物体体积的大部分
- 是植物体组成的基础
[!NOTE] 概念:基本组织
- 包括薄壁组织、厚壁组织、厚角组织
- 其中,薄壁组织是基本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
- 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同属于机械组织
薄壁组织的分类
- 同化组织 assimilating tissue
- 贮藏组织 storage tissue
- 储水组织 aqueous tissue
- 通气组织 ventilating tissue
同化组织 营光合作用,原生质中含大量叶绿体
贮藏组织 贮藏大量营养物质
储水组织 贮藏大量水分
通气组织 具有大量细胞间隙
传递细胞 transfer cell 一类特化的薄壁组织
- 细胞壁具内突生长,形成不规则凸起,扩大了原生质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有利于细胞从周围迅速地吸收物质,也有利于物质迅速地从原生质体中释放出去
- 出现在溶质短途密集运输的部位
- 传递细胞是活细胞,细胞壁一般为初生壁,胞间连丝发达
03.4 机械组织
- 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
机械组织的分类
- 厚角组织 collenchyma
- 厚壁组织 sclerenchyma
03.4.1 厚角组织
- 特征:细胞壁不均匀增厚,而且这种增厚是初生壁性质的
- 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不含木质
- 由于果胶强烈的亲水性,壁中含大量水分,增厚的壁在 OM 下显出特殊的珠光
- 分布:茎、叶柄、叶片、花柄,根中一般不存在
- 属于生活细胞
- 作用:正在生长的茎和叶的支持组织
[!NOTE] 厚角组织对生长的茎和叶的支持
- 厚角细胞初生壁虽然软,但相互重叠排列,许多细胞壁增厚部分集中在一起,使其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
- 厚角组织分化较早,但壁的初生性质时它能随着周围细胞的延伸而扩展
- 因此,厚角组织既可以起支持作用,又不妨碍幼嫩器官的生长
03.4.2 厚壁组织
- 特征:细胞具有均匀增厚的次生壁,并且常常木质化。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通常死亡分解,称为只留有细胞壁的死细胞
厚壁组织分类
- 石细胞 sclereid:增加器官硬度和支持的作用
- 纤维 fiber
[!TIP] 石细胞举例
- 梨果肉
- 茶叶
- 桂花叶
- 核桃、桃、叶子果实的果核皮
- 豆类种皮
[!IMPORTANT] 辨析:厚壁组织与厚角组织
- 相同点:两者都属于机械组织,都起支持作用
- 不同点:
- 厚角组织属于生活细胞,厚壁组织属于死细胞
- 厚角组织无木质,厚壁组织木质化
- 厚角组织分化程度比厚壁组织低
03.5 输导组织
- 是植物体中负担物质长途运输的主要组织
长途运输 | 短途密集运输 |
---|---|
输导组织 | 薄壁组织(传递细胞) |
输导组织的分类 | 木质部xylem | 韧皮部phloem |
---|---|---|
运输物质 | 水和无机盐 | 有机营养物质 |
核心组成细胞 | 管胞、导管分子 | 筛胞、筛管分子 |
成熟的核心组成细胞的存活情况 | 死细胞 | 活细胞 |
各组织中纤维的作用 | 支持作用 | 支持作用 |
各组织中的薄壁细胞 | 细胞壁木质化,含有淀粉和结晶,储存作用 | 常含有结晶和各类储藏物,主要起储藏和横向运输作用 |
只讨论大多数情况 | 蕨类植物 | 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 |
---|---|---|---|
管胞 | 输水分子只由管胞构成 | 输水分子只由管胞构成 | 少量 |
导管分子 | 缺乏 | 缺乏 | 除了最原始的类型,木质部中主要含导管 |
筛胞 | 有 | 有 | 无 |
筛管分子 | 一般无 | 一般无 | 有 |
[!TIP] 形态学上,将木质部与韧皮部合称为维管组织
[!CAUTION] 木质部和韧皮部不是简单的一类组织,而是囊括了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薄壁组织等成熟组织的复合组织。因此所谓的“维管组织”也不是一类单一的成熟组织,而是多种成熟组织构成的复合组织
03.5.1 木质部
管胞 tracheid 单个细胞,末端楔形,在器官中纵向连接时,上、下两细胞的端部紧密地重叠,水分通过光薄壁上的纹孔,从一个细胞流向另一个细胞
导管分子 vessel element 细胞的端壁在发育过程中溶解,形成一个或数个大孔,称为穿孔 perforation,具有穿孔的端壁特称为穿孔板
- 在木质部中,许多导管分子纵向连接成细胞行列,通过穿孔直接沟通,称为导管 vessel
- 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
- 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相区别,被子植物木质部主要导管,因此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03.5.2 韧皮部
筛管分子 sieve-tube element 与导管分子相似,是管状细胞,在植物体中纵向连接,形成长的细胞行列,称为筛管 sieve tube,是被子植物中长距离运输光合产物(有机物)的结构
- 只具有初生壁
- 上下端壁上分化出许多较大的孔,称为筛孔 sieve pore,具有筛孔的端壁特称为筛版 sieve plate
筛域 sieve area: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 🔗 [[BOT A-1 植物的细胞#01.2.2 细胞壁 cell wall|初生纹孔场]]
- 细胞核在发育过程最后解体,液泡膜也解体(无细胞核、无液泡),细胞质中有 P-蛋白体
[!NOTE] 概念:P-蛋白体
- 大部分被子植物筛管中特有的结构
- 平时分散在细胞质中,但当韧皮部受干扰时,聚集在筛孔处形成黏液塞
- 可能在筛管运输有机物中起作用
- 筛胞的细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无 P-蛋白体
- 筛管分子的侧面与一个或一列伴胞 companion cell 相毗邻,二者起源于同一个原始细胞的薄壁细胞
- 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紧密相关
- 有的植物的伴胞发育为传递细胞
- 胼胝质 callose :属糖类,是一种 β-1,3-葡聚糖
- 联络索 connecting strand :穿过筛孔连接相邻两个筛管分子的原生质呈束状,称为联络索,外包有胼胝质
- 在衰老或休眠的筛管中,在筛板上会大量积累胼胝质,形成胼胝体 callus 封闭筛孔,当次年春季,筛管重新活动时,胼胝体消失,联络索又能重新沟通
- 当植物受到损伤等外界刺激时,筛管分子能迅速形成胼胝质,封闭筛孔,组织营养物等流失
-
生活细胞:与非生活细胞相对,可简单理解为就是活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