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09 -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微生物学 09 -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这篇文章介绍了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包括微生物分类学的概念、目的与任务,微生物的命名规则,三域学说以及菌种鉴定方法,特别强调了使用16S rRNA进行鉴定的原因。

 次点击
8 分钟阅读

微生物学 章节九: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9.1 微生物分类学的概念、目的与任务

  • 微生物分类学:按照微生物的亲缘关系将其安排成条理清楚的各种分类单元和分类群的科学

  • 目的:把各种微生物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群归类,排成系统,以便于人们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交流

  • 任务

    • 分类classification

    • 鉴定identification

    • 命名nomenclature

9.2 微生物的命名:双名法

  • 学名 = 属名(首字母大写,斜体) + 种名(首字母小写,斜体) + (首名定名人) + 现名定名人 + 定名年份

  • 需牢记的一些微生物学名

中文名

学名

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灰色链球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粗糙链孢霉

Neurospora crassa

产黄青霉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9.3 三域学说

  • 古生菌域

  • 细菌域

  • 真核生物域

9.4 菌种鉴定

  • 选择16S rRNA鉴定的原因

    • 16S rRNA普遍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故可用以比较它们在进化上的相互联系

    • 16S rRNA有重要且恒定的生理功能

    • 在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易提取的rRNA

    • rRNA的基因在细胞中很稳定

    • 16S rRNA分子中某些碱基序列非常保守

    • 16S rRNA分子量适中

© 本内容采用 CC BY-SA 4.0 许可证。欢迎分享和改编,只要记得标明出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