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与检验 第二讲:样品
2.1 采样
定义:从原料或产品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品,通过分析一个或数个样品,对整批食品的质量进行估计的过程
意义: 确保分析结果的代表性及可信度
采样计划:一个预先确定的从批量中选择提取、保存、运输和制备得到其中一部分作为样品的程序
采样原则
代表性
典型性
适时性
程序性
适量性
采样方法
采样注意事项:
一切工具、容器等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
采样时应及时做记录、贴标签
如有污染或感官一场,应单独抽样,装入另外的容器中
生鲜、易腐样品应在采集后4 h内分析
盛装样品的容器应当是隔绝空气、防潮的玻璃容器等
2.2 样品相关概念
按样品性质分类
检样: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
原始样品:把许多份检样合在一起
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混合均匀按四分法平均地分出一部分作为检验用的样品
四分法:原始样品置于平面,搅拌均匀后堆成圆锥形,等分四份,弃去对角两份,混合剩下两份,重复至余量为所需样品量为止
按样品作用分类
试验样品:由平均样本中分出用于全部项目检验用的样本
复检样品:对检验结果有怀疑有争议或分歧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检的样品
保留样品:对某些样本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以备再次验证
常用术语
货批:相同品名、相同物品、相同来源、相同包装、 甚至相同生产批次的物品构成的货物群体
检验批:由同一大货批分成的供检测用的小货批检样
缩分:指按一定的方法, 不改变样品的代表性而缩小样品量的操作
2.3 采样记录
采样单内容包括:名称、日期、数量、签字或盖章
采样前必须了解该批食品的的原料来源、加工方法、运输保藏条件、销售中各个环节的卫生状况,作好现场记录
2.4 样品的保存
原则:尽可能保持原本状态
凡接触样品的器皿、手等,必须清洁并对样品密封
低温冷藏降低酶活、抑菌
水分含量多的样品可先测定水分含量,然后保存烘干的样品
若待测成分不稳定(如Vit.C、有机磷农药等)应结合分析方法,在采样时加入某些试剂,使待测成分处于稳定状态,而不致引起损失
实质要求: 净、密、冷、快
2.5 样品的制备
与预处理的区别(二者无本质区别)
制备方法
2.6 样品的预处理
原则与意义:
排除干扰因素
不至于使被测物质受到损失,而且应能使被测物质达到浓度